近年,海底撈、湘鄂情、眉州東坡、天津狗不理、全聚德、小南國等多餐飲品牌紛紛在海外開出自己的首家分店,俏江南董事長張蘭也曾透露,俏江南正在籌備成立海外國際部,考察戰略合作伙伴,準備在適當的時機拓展海外市場。
改變國內固定模式 迎合海外文化
既然是中國走出去的餐飲品牌,中國元素也必定成為了其一大特色,拿湘鄂情在悉尼的首家海外分店來說,從裝修上便大量融入了中國元素。但除去這些融入中國元素的裝修之外,也存在這大量的文化差異。例如:在中國服務周到的海底撈進入重視隱私的美國后,有些服務的細節反而成了侵犯隱私的一個因素,不被美國民眾所接受。
為了貼合外國的文化,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尷尬,湘鄂情的餐廳改變了在中國的模式,將簡餐茶點、專業中餐、酒吧休閑結合起來,成為了滿足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大型專業化商業社交會所。無獨有偶,眉州東坡的洛杉磯比佛利店以店中店的形式存在,一改國內中式正餐的風格,以中式簡餐為主。
除了營業模式與國外的貼合外,以天津狗不理為例,其便是以并購的方式踏出自己的海外擴張之路。同樣,眉州東坡也與美國零售物業集團Westfield公司實行戰略合作。并購及合作后,那些原本就在海外的公司對海外市場有一定了解,將對中國的餐飲品牌融入海外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并有助于解決一系列在海外擴張的同時即將遇到的各類問題。
如何解決水土不服等難題?
一些專家認為,飲食服務連鎖業的業務擴張必須建立在有系統的平臺上,以把觸角早已伸向世界每一個角落的麥當勞為例,無論哪一個國家的麥當勞分部,都必須在當天夜晚12時之前,將包括當天銷售收入在內的所有財務數據,通過計算機網絡送回美國總部核對。
系統的擴張,并非只是單純的在海外不斷的開出店鋪,而是實際意義的形成顧客連帶作用,形成規模經營。
許多餐飲品牌在國內都有自己的客群,自己開店的標準,自己的固有特色。但到國外后,那些原本在國內的特色并不能很好的被海外文化所吸納,于是遇到了水土不服、員工不足、價格不合適等問題。
進入海外的餐飲品牌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這些在中國受歡迎的餐飲品牌走出國門后不能再一味的堅持在中國標準,而是迎合當地人的“口味”做出相應的調整。其次,對當地文化的接納不僅在服務顧客上,同時也需要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在員工和價位的管理上做出調整。最后,對于供應的產品上,也要按照當地的特色做出改變,順應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最終形成其在海外的系統,統一管理,靈活調整。 |